

“伏見桃山”是來自南京的網(wǎng)紅奶茶店,于去年年底進入武漢。大學生袁同學說,之前南京的朋友向他推薦這款網(wǎng)紅飲品,一直很想嘗一下,因為疫情的緣故耽誤了,直到上周五晚上,才來到中山大道大洋百貨的店鋪,準備點一款奶茶嘗嘗。他看到店里有那種大杯飲品,杯身看起來很高大,只比小杯貴5元,便毫不猶豫地點了大杯。等奶茶拿到手,袁同學發(fā)現(xiàn)杯底有點輕,而商家給的吸管比杯身短多了,卻能插到杯底。原來,這個大杯只是看起來特別大,商家在設計杯身時在杯子底部特意加了一截空的,讓杯子看起來又高又大。“有一點被忽悠的感覺吧。”袁同學說,如果大杯不加這一截,他可能會選擇小杯。
16日晚,楚天都市報記者找到了這家飲品店。該店在馬路邊有一個門,大家只能在店門口用微信掃碼點單,如果要進去店里點單,則需先進入大洋百貨商場。記者掃碼點了大杯奶茶后,詢問服務員,有沒有向消費者提示大杯底部是空的。服務員稱,微信點單時有備注,從大洋百貨進入店里點單,柜臺上也張貼了提示。記者看到,在微信點單頁面,并沒有對大杯內(nèi)部構造進行說明,只是標注了容量為550毫升,而大杯的杯身印有“600毫升”的字樣。記者進入店鋪,發(fā)現(xiàn)柜臺上有一告示牌,稱杯底是中空隔冷層。


袁同學認為,這個隔冷層并沒有什么用,這樣的設計只會讓消費者誤以為杯身容量很大。“不是很喜歡這個設計。”他說。湖北典恒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認為,如果在微信點單頁面標注了大杯的容量,柜臺也有告示牌,則不能說商家欺詐消費者。當然,商家在設計杯身產(chǎn)品時也應考慮消費者的感受,如果這樣的設計不被消費者所接受,商家可考慮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