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農產品價格牽動人心。南方水果價量到底怎么樣?這或許可以從東莞找到答案。
2019年12月19日,廣東的天空短暫地飄起了濛濛細雨。第一財經記者來到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進行實地采訪時,只看到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的景象。在這里,各種水果應有盡有,既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東莞當地最大的果菜副食交易市場,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占地總地面積16.2萬平方米,相當于14個標準的足球場總面積。近年來,該市場果品交易量均保持在每年120-130萬噸之間,交易額超過60億元,交易范圍輻射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及港澳臺、東南亞地區(qū)。
梁梅是梁梅水果行的老板,同樣在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做了多年的水果批發(fā)生意,主營蘋果。“今年蘋果的價格平均才賣4.5元一斤,價格只有去年的一半。”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蘋果價格在2018年是歷年來最高的。”
“我愛吃蘋果,但去年都不敢吃,太貴。”東莞一位市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所以今年猛買。”
梁梅平均每天批發(fā)銷售的蘋果數量高達三四十噸,果銷量基本與去年持平。在她看來,產量增加是引起蘋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據其了解,今年蘋果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左右。
和蘋果一樣,桔子的價格也比去年便宜了。今年年過五十的梁杰生是廣東本地人,在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做了將近20年的水果批發(fā)生意,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2018年,他所批發(fā)的這種沙糖桔平均一斤可以賣到3元以上,但今年平均下來才賣2.8元。
梁杰生向記者介紹,2018年,他平均每天可以銷售5000件沙糖桔,每件沙糖桔重達55斤,但今年平均每天的銷售量只有3000件。“每每賣一件桔子,我也就只賺到4元而已。”他說。
梁杰生批發(fā)銷售的這種沙糖桔主要來自廣東清遠,對于桔子價格下跌原因,他解釋,一是今年廣東降雨較少,桔子質量沒有去年好;二是今年10月份全國桔子的產量都跟上來了。
梁杰生目前雇傭了10幾個工人幫他打理水果批發(fā)生意,有的負責做飯,有的負責搬運水果,每個人的平均月薪都有五六千元。“這是一個很大的成本。”他說,“總體而言,今年的水果生意一般。”
香蕉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今年香蕉的價格平均每天比去年少了0.4元。”在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主營香蕉批發(fā)生意的東莞偉堯果業(yè)老板梁偉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梁偉堯批發(fā)的香蕉,一部是自己種的,一部分來自國內其他地方,另一部分來自菲律賓。據其介紹,目前,香蕉在超市的零售價平均每斤四五元,批發(fā)價是3元到3.6元。
和桔子和蘋果一樣,梁偉堯表示,今年香蕉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產量增加了。“今年從菲律賓來的就增加了40%以上,我們的國產也種得多。”
11月份廣東CPI環(huán)比(與上月相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各類水果、蔬菜供應充足,鮮瓜果及鮮菜價格持續(xù)回落,價格分別下降4.6%和3.0%。
不過,對于即將到來的元旦和春節(jié),上述受訪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以往慣例,水果價格會有所上漲。“高峰期就是這個時候。”以沙糖桔來說,在元旦和春節(jié)期間,平均每斤價格要漲幾毛錢。
值得關注的是,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信息部主任王潤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幫助果農和市場經銷商實現信息共享、促進產品銷售,今年以來,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和東莞市相關部門舉辦了一系列的產銷活動,范圍涉及全國各地。“這對果農、經銷商和消費者都有利。”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