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一年蟹黃飄香時候。
150元券成本可能僅值50元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秋天,在老百姓喜愛的季節(jié)性食物榜上,膏滿黃肥的大閘蟹必定能占據一席,相信很多人的餐桌美食少不了它。
螃蟹有益脂肪含量較高
說起螃蟹種類,大概有數百種。根據產地,又可分為河蟹、江蟹、湖蟹、海蟹四種。何謂大閘蟹呢?大閘蟹俗稱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月至10月成熟。但不是所有的河蟹都叫大閘蟹,品種需是中華絨螯蟹,分量要在三兩(150克)以上。據說“大閘蟹”這個名字是有來頭的。當時蘇州、昆山一帶的捕蟹者,在港灣間設置了閘門,閘用竹片編成,夜間掛上燈火,蟹見光亮就會爬上竹閘,被一一捕捉,故而叫大閘蟹。
人們把大閘蟹比作味中極品,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曾說:食大閘蟹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那么,大閘蟹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呢?
大閘蟹能吃的部分包括蟹肉、蟹黃或者蟹膏,它們雖然同出一蟹,營養(yǎng)價值卻不同。比如,每100克河蟹肉里含有17.5克蛋白質、1.2克脂肪和65毫克膽固醇;每100克海蟹肉里含有13.8克蛋白質、2.3克脂肪和125毫克膽固醇。河蟹肉與海蟹肉相比,所含的脂肪和膽固醇要低一點。另外,100克河蟹肉里含有6.09毫克維生素E、126毫克鈣、2.9毫克鐵、3.68毫克鋅和56.72微克硒,幾乎不含維生素A;100克海蟹肉里含有30微克維生素A、2.99毫克維生素E、208毫克鈣、1.6毫克鐵、3.32毫克鋅和82.65微克硒。
總的來看,無論是河蟹還是海蟹,它們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都較為豐富,也算是高蛋白食物。
大家最喜歡吃的部位蟹黃和蟹膏,其營養(yǎng)成分相似,主要含脂肪和膽固醇,脂肪的含量較高,可以達到15%及以上。這也正是蟹膏和蟹黃吃起來很香的原因之一。此外,每100克蟹黃中的膽固醇含量可能高達400毫克,蟹膏的情況也差不多。
禮品券令“紙螃蟹”走紅
雖說今年的大閘蟹來得似乎更晚一些,但大閘蟹禮品券、提貨券等“紙螃蟹”卻早已是“未捕先紅”。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大閘蟹禮券貓膩多,有經銷商透露,消費者花費150元買的蟹券,大閘蟹成本只占50元。
每年九、十月份,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
但今年中秋提前在了九月中旬,陽澄湖大閘蟹因捕期未到,遺憾缺席。雖然陽澄湖沒有開湖,但禮品券、提貨券已提前走紅市場。成都市民董先生,前不久,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張大閘蟹券,標明“陽澄湖鎮(zhèn)大閘蟹,1888型”,并且備注著提貨相關須知。
像董先生收到蟹券作為節(jié)禮一樣,近年來,大閘蟹禮品券已然成為一種送禮方式,在親朋好友、公司客戶之間廣為流傳。“螃蟹券”預售后,要等到大閘蟹上市才能完成交易,這在業(yè)界稱之為“紙螃蟹”。
數據顯示,從2016年開始,三年來大閘蟹銷售額呈現(xiàn)出翻倍增長的態(tài)勢,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
線上電商平臺也趁機推出多種蟹券。在一家電商平臺,一款原價396元8只的大閘蟹禮券,打折后售價188元/張,月銷量竟高達1萬多。
券標3588型并非價值3588元
激烈競爭下,蟹券經銷商和電商平臺也在爭相低價銷售,價格一個比一個更低。電商平臺上,售價100元出頭的蟹券比比皆是。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價格低得讓人難以抗拒的蟹券,其中有不少貓膩。
首先,蟹券的價值究竟有多大?記者注意到,大閘蟹禮券通常的面值、標價、賣價都是不同的,讓人有點摸不清頭腦:每一張蟹券上都寫著一個數字,有的是1888款、有的是2888款,有的甚至3588型,且都是8只裝……這是大閘蟹禮券的價格嗎?
“實際上,這個數字只是對不同蟹券型號的區(qū)分,跟禮券本身的價值并沒關系。”一位大閘蟹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禮券本身具有禮品屬性,商家將這個數字模糊處理,“打個擦邊球,也讓送禮的人感覺倍兒有面子。”
在蟹券的定價方面,存在的貓膩還不止于此,亂標價普遍存在。在電商平臺隨手一搜,各種不同款式的大閘蟹券層出不窮,但通常標價六七百元的大閘蟹,旁邊都會標上折后價,最終的價格不足原來的一半。
標大發(fā)小實收螃蟹價值幾何
線下店動輒幾十元一只的大閘蟹,商家賣得如此便宜,難道不會血虧?“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商家會把螃蟹標得特別大,實際發(fā)貨時,會發(fā)特別小的。”來自江蘇的大閘蟹供應商婁先生告訴記者,個頭小的螃蟹,價格低得多。
那么消費者購買蟹券后,拿到的螃蟹究竟價值幾何?對此,婁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99元8只的蟹券,蟹券快遞費5元,蟹券制作成本忽略不計,提蟹時包裝費6元,人工費2元,快遞費23元(實際不止),還要留出利潤15元,那留給大閘蟹本身的成本只有48元。”平均算下來,每只螃蟹只有6元。在水產市場上,這個價格只能買到品質最差的大閘蟹。
“如果是150元的蟹券,一般大閘蟹采購成本只有50元。”婁先生透露。也就是說,盡管賣得便宜,商家依舊能賺錢。
鏈接
如何挑選螃蟹
挑選新鮮肥美的大閘蟹是門技術活。俗話說“九月圓臍十月尖”,是指農歷九月要食用雌蟹,其蟹臍呈圓形,此時的雌蟹黃滿肉厚;農歷十月要吃雄蟹,其蟹臍呈尖形,此時的雄蟹膏足肉堅。
挑選健康螃蟹可遵循以下幾點:一是捏: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蟹背并輕輕晃動,蟹爪下垂并跟著晃動的是死蟹,蟹爪堅挺并自行擺動的是活蟹;二是逗:可以用手逗弄蟹的眼睛,如果它立即有反應,就表示活力十足;或將螃蟹翻轉身來,腹部朝天,如果它能迅速翻轉身體說明螃蟹活力強,反之說明活力差;三是看:看殼背呈黑綠色,帶有光澤,為肉厚壯實;看尾端,肚臍凸出來,且蟹臍兩旁會透出紅色(俗稱“紅印”),一般都是膏肥脂滿;看蟹足上絨毛叢生,則蟹足老健,蟹足無絨毛則體軟無力;四是試:若條件許可,把蟹放進一盆水里,會吐白沫的便是活蟹。
“六類人”少吃為妙
體質偏弱、脾胃功能較差、胃酸分泌不足的人;過敏體質、易長濕疹的人;傷風感冒、發(fā)熱的人;患有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和膽道疾病的人;痛風患者及高尿酸血癥患者;老年人和嬰幼兒。
吃螃蟹的五大禁忌
一忌吃生蟹醉蟹 螃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寄生蟲等,食蟹時一定要蒸熟或煮透,一般水開后要再加熱15分鐘才能起到殺菌作用。
二忌吃死蟹 螃蟹死后,其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擴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產生大量有害物質,食用死蟹可能誘發(fā)嘔吐、腹痛、腹瀉。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最好別買。
三忌吃久存熟蟹 存放的熟螃蟹極易被細菌污染,螃蟹宜現(xiàn)蒸現(xiàn)吃。萬一吃不完,剩下的螃蟹一定要保存在冰箱中,并在下一餐時吃完,且吃時須回鍋再煮熱或蒸透。隔夜蟹建議不吃,回鍋加熱雖可殺滅病原微生物,卻不能破壞毒素,仍然存在危險性。
四忌吃蟹腮、蟹胃、蟹腸、蟹心 螃蟹的蟹腮、蟹胃、蟹腸、蟹心這四個部位不要吃。
五忌吃太多 按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的推薦,水產品的適宜攝入數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當于帶殼的螃蟹100-188克(約4兩重),且一周內最好不超過3次。
綜合新華社、華西都市報、北京日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