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于城市中的老城區(qū)學校,因為建校年代較長、校園面積較小等原因,難以建設滿足全校師生同時就餐需求的餐廳,所以各個學校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滿足師生午餐需求。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湖島小學兩年前開設自營食堂以來,一直實行學校行政領導每天陪餐,教師學生在教室同餐制度。 據(jù)了解,湖島小學采取食堂自營,學生在教室就餐的形式。記者在陪餐現(xiàn)場看到,1—6年級全部由學生自主分餐,現(xiàn)場絕大多數(shù)學生把飯菜吃得精光。 湖島小學校長馬暉介紹,該?,F(xiàn)有學生1260人,大多數(shù)學生在校就餐。兩年前學校開設自營食堂以來,一直實行學校行政領導每天陪餐,教師學生在教室同餐制度。 采訪現(xiàn)場,三盆菜、一盒米飯和一盆洗干凈的蘋果放在教室門口的分餐桌上。四個穿著分餐服,頭戴帽子和口罩的學生,為同學們分餐。馬暉介紹,各班采取學生輪流擔任分餐員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準備用餐的學生排隊取餐,現(xiàn)場秩序良好。最有特色的是用餐學生身著班級定制的各式各樣就餐衣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馬暉介紹,學校已經(jīng)形成較完整的由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食育文化”,如“三輕三慢”制度,要求學生在就餐過程中“輕聲慢步、輕言慢食、輕拿慢放”,將衛(wèi)生安全、團結友善、勞動實踐等教育孕育其中;“家長膳食委員會”監(jiān)餐制度,學生每周菜單由廚師、家長膳食委員會和供應商共同制定,盡量做到搭配合理、營養(yǎng)均衡、口味適中;每學期學校評選“食育文化”示范班級。評選標準從細節(jié)入手,如就餐衣、就餐帽、就餐墊的齊備等,讓食育文化特色更加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