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北食堂內出現(xiàn)了一間“共享廚房”,在這里學生們可以自己動手,挑選所需食材,燒制自己喜歡的菜品,體驗烹飪的快樂。近日,記者就走訪了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感受了共享廚房的趣味。 據食堂負責人介紹,共享廚房占地120平方米,參考家庭廚房模式所打造,按功能分為展示、選材、烹飪、用餐等區(qū)域,提供了包括洗揀、切配、烹煮各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廚具、餐具和豐富的原材料,滿足了各地學生在食材選擇上的喜好。 食堂負責人 張洪濤: 當時,設計這個共享廚房的初衷,主要是結合學校這個“立德樹人,服務于人”這個想法來開辦這個的。學生進入共享廚房,應該說會得到兩點的體驗吧。第一呀,他學會了感恩,因為他來到共享廚房,首先他做的菜是在家里常吃,媽媽給他做的他最喜歡的菜,通過做菜的工程中體驗勞動的這種辛勞,他也會聯(lián)想到,反想到,父母這么多年做這么多的餐,對他的這種付出,所以要讓他學會感恩。第二呀,就是通過這個共享廚房,通過實際的這種操作,他也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領。 食堂中,三三兩兩的同學結伴前來,以前是排隊買飯,現(xiàn)在是到共享廚房排隊做飯。扎好圍裙、帶上廚帽,一個個有模有樣,仿佛化身中華小神廚。 大三學生 李岫航: 今天打算做一個肉丸子,做一個可樂雞翅,拔絲蘋果和蛋包飯 學校提供這個共享廚房各方面廚具啊,包括菜品還是挺齊全的。對我們來說,如果說吃不慣食堂的飯,或者說想自己開個小灶對我們來說還是很方便的。 可樂雞翅、番茄炒蛋是學生們最常做的兩道菜品。在這里,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廚房所提供的食材,也可以自帶食材前來體驗,更可以接受專業(yè)廚師的免費教學。 大三學生 李安: 今天打算做一個地三鮮,然后做一個西紅柿炒雞蛋。 之前會做一點,然后師傅指導了一下。心里感覺很踏實,然后感覺師傅的廚藝也非常好,然后感覺也能學到一些做飯的技巧什么的。 記者注意到,廚房里用的都是電磁爐,沒有明火,為師生安全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在食材的選擇上,他們也有一套最安全的標準。 食堂負責人 張洪濤: 從食材的選擇上來講,我們都是有固定的大供應商,每天進行日配,早上送來之后我們進行浸泡、摘洗之后才形成今天擺上這個展臺上,所以保證了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鮮性。 據了解,共享廚房日常有專門人員進行總體維護和技術指導,并非盈利性質的餐廳,稱重計費打破價格定制體系,菜品價格完全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出售。 大三學生 郝雨馨: 就是想體驗一下自己動手的快樂吧,在家也不咋做飯的。然后同學聚會啥的都可以一塊過來,一塊做一下啥的,然后也感覺比外面吃的合算。20左右吧,就兩個菜,感覺不怎么貴,挺合算的。 除了共享廚房之外,沈航食堂內還設置了“女神專區(qū)”及“飛行員餐廳”等不同主題的就餐區(qū)域,未來,這里還將成為匯集美食、大學生文創(chuàng)、非遺產品等多種項目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