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居民好奇拍照
年輕人排隊嘗鮮 5月17日中午11時許,在南方醫(yī)院職工食堂旁,南都記者見到這臺餐飲機器人,外形類似自動售賣機,高約2米,占地面積約三四平方米,可通過機器上的電子屏幕點餐,無法透過窗口看到實物。點餐方法有現場點餐、APP網上點餐、公眾號網上點餐。其中現場點餐最方便,在屏幕上選餐后,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大約一分鐘后,在出餐口等待取餐即可,出餐口上方還有膠袋抽取,方便顧客打包拎走。

體驗:操作方便口感類似泡面 南都記者在現場體驗,掃一掃二維碼,花5.9元點一碗重慶小面,約60秒后取餐。記者拿到這碗用一次性塑料盒裝的面時,感覺手上很燙,打開碗蓋看見是一碗清湯素面,碗內實物沒有餐單圖片上顯示的蔬菜,夾起面嘗一口,口感偏硬,能聞到高溫導致的塑料味,放上醬料包后需要再放三五分鐘后讓面稍微變軟一點,才能入口。味道比較一般,類似方便面的口感。 現場一位來給餐飲機器人檢修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餐飲機器人是一面信息科技公司研發(fā)出來的,所有食材廠家直供,中央配送,確保食品安全。該機器人24小時營業(yè),機器里可以存放100多碗面或粉,如果缺貨會通知后臺來補貨,“銷量還行,昨天晚上賣了30多碗”。每天有工作人員巡查檢修,對食材補貨和空間殺菌消毒。至于機器人的內部煮面原理,該工作人員不愿透露太多,只說“利用高科技來高溫煮面”。 他表示,目前廣州市面上類似的餐飲機器人多是半自動,機器里面放置的面是早已做好的,而該公司生產的餐飲機器人是全自動,對半成品的面進行現煮現賣,近幾日才投放社區(qū)試水,如果效果好未來還將在高校普及。 記者查詢發(fā)現,國內一些城市的街頭已經出現類似的自動售面機,其食品加工模式是將生面條半成品快速解凍,并由注水口戳開湯面盒頂部,將開水灌入,整個過程都由機器完成,面條其實并非現制現售,而是像方便面一樣“泡”出來的。